(本文原載於yahoo「儒儒&家栽好逑」2009213


去年年底去彰化田尾公路花園時,第一次看到早出的毛地黃。當時遠遠地看還以為是風鈴草,特地把車子轉回頭去看,想說就把它買下帶回板橋吧。不過近眼一看才發現它是毛地黃,雖然最後因為種種的原因沒有把它帶走,但卻留下深刻的印象。沒多久,在大安公園的花卉展又看到它長豔的花序隨風搖曳,姿色吸引了不少賞花的民眾,我也佇留了不少時間。



 

毛地黃與風鈴草(參風鈴草、風鈴花與風鈴木)的花形很像,都是鐘形花,毛地黃的鐘形花稍長一些。不過它們雖然花形相似,且都是草本植物,但卻是毫無血緣關係的。毛地黃是玄參科的多年生草本,風鈴草則是桔梗科的一年生草本。毛地黃是呈總狀花序,那直立而出不分枝的花莖,甚至可長達一百公分以上。當然它特別的就在於它的花,它的花是由下而上綻放的,在花軸上像是垂掛一串長鈴,花冠內則有深色斑紋或斑點。它的花期是四到七月,所以現在看到的毛地黃,應該都是花農特別人工栽培的。 




準備要開花囉!

圖片引自flickr.com/photos/bienenwabe



說起來,如果仔細端詳花冠內的褐斑,我個人是覺得還有一點可怕的,或許有人喜歡這種斑紋也不一定。有傳說是認為這種褐斑就是一種警告的象徵,代表毛地黃會分泌出有害的汁液。

圖片引自http://scienceblogs.com/bushwells




 圖片引自www.wildliferanger.com


 


這幾株變異的毛地黃,上面的花形已不是鐘形花了。


圖片引自pimoebius.com


 


毛地黃是台灣在日治時期(1910年)引進的,原產於歐洲溫帶地區。它的英文名字是「common foxglove」。為什麼花名會有fox(狐狸),又會有glove(手套)呢?其實這是源自於歐洲的北方傳說。傳說中,仙子們把毛地黃的花朵套在狐狸的腳爪上,讓狐狸侵襲雞舍時,它的腳爪因此變得柔和而沒有傷害,所以就有了這個名稱,顧名思義就是狐狸的爪套(the glove of the fox),湊成一個單字(foxglove)就變成毛地黃的歐洲名了。台灣一般是把它翻成「指頂花」,絲毫看不出與狐狸有關,所以我覺得如果要按照原意的話,應該是翻成「狐狸爪套花」比較合適吧。



在歐洲,毛地黃是到處都可看到的植物,甚至野生的也很多,所以有關毛地黃的書籍、畫作也相當的多。就看看它在歐洲到處野生的模樣吧!

圖片引自flickr.com/photos/laheringer


 圖片引自www.mooseyscountrygarden.com


圖片引自http://f23.yahoofs.com


 

當然,foxglove飄洋過海到了台灣之後,被稱之為毛地黃。為何叫毛地黃?當然與它的歐洲傳說無關,而是有人覺得它的葉片酷似地黃,它的莖、葉又佈滿茸毛,所以就這樣稱它為毛地黃囉(有毛的地黃),有人則覺得這個像地黃的植物是從洋人那邊來的,所以也有人叫它洋地黃。還有還有,另外有人覺得不曉得這是從哪來的怪植物,爭奇鬥豔,誤食的話可能會中毒而亡,所以又給它一個「毒藥草」的狠名。唉,可憐的狐狸爪套花!

到台灣之後的毛地黃,本來是要作為林區辦公室外的觀賞花卉,哪知道它的繁殖力及適應力超強,就在台灣山區裡繁衍起來了。根據資料顯示,在清境農場、阿里山、太平山、南橫天池、新八仙山一帶都看得到它的蹤跡。看看這滿滿的毛地黃,就可以得到印證了。



以上圖片引自http://www.tenway.com.tw


 

        既然說到foxglove,就順帶提到國外有一種false-foxglove(假毛地黃)的植物。它的外型有些像毛地黃,但其實很容易分辨,外國人就給它取了這麼一個名字。據說它是半寄生的植物,但卻有美麗的花朵,一般是寄生在橡樹(oak)周遭,所以也有人稱它為「oak-leach」。

      圖片引自www.carrborocitizen.com


 

另外國外還有一種樹叫做「foxglove tree」,應該是它開的花像是毛地黃的花吧!

圖片引自http://www.cfsoc.btinternet.co.uk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etterfla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