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最近這陣子時陰時晴,似乎是典型的春天變臉天氣。而最近這幾天,則是午後轉陰,說是梅雨季節已屆,看樣子炎熱的夏季就快來臨了,到時候野外的眾家植物們(尤其是草本類的)恐怕又有一番更迭。話說回正題,在四月間幾次路過中庭噴水池畔時,眼尖的發現草地上有幾株(應該不到五株)開著小小黃花的野草,花形與草地上眾多黃花不同(草地上黃花最多的是黃鵪菜、兔兒菜、蛇莓或禺毛茛),趨近仔細一瞧,才發現竟是那小巧可愛的地耳草呢。當時想說過幾天再帶相機來拍下它的倩影,但因故不斷拖延,呵呵,想不到拖到阿土伯這星期一已開始例行性割草時,我才緊急跑下樓跟阿伯拜託先不要割池畔邊那一小角,容我隔天照完相後再割(嗯,也幸好我有聽到中庭割草機的吵雜聲)。所以囉,翌日中午休息時,我就準備好在中庭拍照了,這次不僅留下地耳草的倩影,也順便紀錄了另一側草地上漆姑草的蹤跡(ps.不過經過阿伯割草後,目前中庭草地已經沒了它們的蹤影了,想瞧見它們就要再等一段時間了)。


板院中庭的地耳草數量極少,靜悄悄地隱匿在草叢中,加上它的花兒非常小巧,沒有仔細看,鐵定不知道中庭還有這麼一號野花。
 




地耳草是金絲桃科金絲桃屬的一年生草本,也是台灣原生植物。台灣金絲桃屬的植物有14種及1變種,種類不算少,其中有8種是屬於草本,地耳草就是其中一種。金絲桃屬家族的野花艷名在外,經常會吸引目光,它們典型的特徵是:花色黃、花瓣五、雄蕊多數。相較之下,地耳草雖然同為金絲桃屬家族成員,但因花形極小,恐怕無法與同屬其他成員的花容相比擬。不過,仔細看它的花容,明顯有上述金絲桃屬植物的典型特徵,可見它真的是金絲桃屬的家庭成員啦~~(千萬不要懷疑說 





在草叢中要掙得一席之地,實在是不簡單呢。由此更加凸顯它的可貴。  





觀察地耳草的花,明顯為兩性花,雄蕊多數,花絲絲狀,花柱有三枚,柱頭頭狀。花開的季節約在夏季左右。有趣的是,一旦地耳草結成果實(蒴果)之後,它的花瓣與雄蕊仍會留存,這也是金絲桃屬草本的一般特徵。 





從側面看它的花,可以發現它的子房明顯位在花瓣上方,可見它的花是子房上位。  





地耳草的莖明顯直立,葉對生。仔細看它的葉,呈卵形、卵狀三角形至長橢圓形或橢圓形,具有一至三出脈(或至五出脈),網脈(葉脈呈網狀交岔狀)則不明顯。葉也不具黑色腺體,至多僅有灰色腺體。葉基心形抱莖或楔形,沒有葉柄。這二片對生的卵狀或橢圓形的全緣小葉,像極了小小的一對耳朵,加上這些小耳朵又是從地上挺直而出,稱呼它為地耳草,倒也頗具巧思。
 





在觀察地耳草並拍照的同時,我也沒忘記在更早之前就已發現的漆姑草。漆姑草在中庭的數量不少,只不過因為葉細花更小,比起地耳草來說,更加不引人注意。但因為它們的數量非微,分佈範圍也頗廣,作為中庭野草的觀察者,若沒注意到可就遜掉了。
 





漆姑草是石竹科瓜槌草屬的一年生草本,也是台灣原生植物。台灣瓜槌草屬的植物不多,就只有漆姑草和大瓜槌草。相較於大瓜槌草(主要是分佈在中北部中低海拔),漆姑草在平野相當常見。雖然說漆姑草是石竹科的一員,但並無石竹科常見的花瓣典型特徵,也就是花瓣常分化成花瓣柄及瓣簷(石竹科石竹屬植物常見此項特徵,像巴陵石竹、玉山石竹和從前介紹過的長萼瞿麥,都有這項特徵,另外一般園藝栽培的五彩石竹也明顯具備此項特徵),漆姑草的花瓣仍只是一般植物常見的卵狀全緣,顏色則為白色。花單生或聚繖花序,花瓣有五枚,雄蕊四至十枚(常為五枚,但仔細數一下照片中的雄蕊,則有十枚之多),花柱則為五,子房上位。通常它的花瓣會小於那五片綠色的花萼,且和花萼互生,所以乍看之下,還會以為花瓣有二層,有白又有綠說。看這張照片,似會誤以為漆姑草的花不算小,其實它的花「真小」,瓣長僅約1 -1.8m m,可以試著拿尺出來比對看看。
 





它的葉對生,線形,葉也非常小。臺灣僅有的二種瓜槌草屬植物外形其實相當近似,分佈上也是有重疊之處,所以還是要稍微瞭解一下如何分辨。透過葉寬來分辨是其中一個方法,葉寬在1.5mm以下(原則上約係0.8 -1.5mm之間)則為漆姑草,葉寬在2mm左右則是大瓜槌草。為了驗證看看,我們就來量一下吧,呵呵,這株漆姑草的葉寬果然僅約1mm而已。不過說真的,兩者這麼細微的差距,若沒帶尺出去量還真難判斷。況且植物的葉寬也可能因為生長環境的不同,而可能略有不同,這個標準也不是絕對準確。
 





另外一個方法,則是從它的種子來辨識。照片中的種子表面呈乳頭狀突起,判斷上就會是漆姑草沒錯。如果是大瓜槌草,種子表面則是平滑無突起。嘻嘻,不過它的種子更是細小到不行說(就像粉塵顆粒一般),就算你視力再好,也沒辦法以肉眼直接看出種子表面有無突起,所以這個方法在野外也行不通(除非你有帶高倍數的放大鏡)。所以文獻上以此作為兩者的辨識方法,可就苦了野外觀察者了。從這張照片可以看到它的蒴果開裂,裡頭滿滿是深褐色的種子。蒴果外還包覆宿存的綠色花萼,花萼上明顯可以看到被有腺毛。 






其實野外即時的辨識方法,大概是從分佈區域及植株各部位的大小來判斷。漆姑草和大瓜槌草在分佈區域有如上述的不同,就不多說了。另外在大小上,「大」瓜槌草之所以稱「大」,當然就是花、葉及植株都比漆姑草稍微大些(漆姑草又稱瓜槌草,可見是小一號的瓜槌草),不過這一定要親自瞧見過,才能深刻體會。照片中的漆姑草,並不是在板院中庭所拍,而是今年三月間在新海濕地所拍,它的花瓣比起前面的花容肥大許多,幾乎與花萼等大(或大於花萼),另外它的雄蕊則是一般常見的標準五枚,與中庭所見也稍有不同。




前面說到漆姑草又稱為瓜槌草,何以叫瓜槌?主要是它的球形果實如小瓜果,且下頭頂著細細的花梗(果梗),遠遠看過去,就好像是瓜槌一樣(這要很有想像力說~~),故名瓜槌草。其實瓜槌草此名還比較好理解,比較不明所以的是為何叫漆姑草?簡直是怪名之怪(呵呵,植物名稱中還有許多從古名而甚怪者)。從文獻上來看,古人很早就會使用「漆」製作各種漆器,但漆也容易使人敏感而生漆中毒現象,古人稱為「漆瘡」。古時候當然沒有西藥,很多治療方式都是使用草藥,漆姑草向來就被認為可療治漆瘡,因此它的名稱中即被冠以「漆」字。至於「姑」,解釋上應該是從「姑且」、「暫且」之意,換句話說,就是「治療漆瘡,姑且可使用這種草本植物」,因此「漆姑草」之名應係由此而生(挖哩~~)。另外還有一說,認為漆姑草即為昔時所稱「蜀羊泉」此草,所謂「羊泉」就是「洋涎」(羊的口水)的美化之名,意即此草莖折生液,如羊涎一般,故名「羊泉」,又可認為形似流漆,故名「漆姑」(姑娘流口水,也是美化之名)。呵呵,此說牽扯到漆姑草是否為「蜀羊泉」,且其莖折能否如流漆,亦甚有疑義(可以折折看喔),所以我認為可信度較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etterfla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