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4495302.jpg

普萊氏菫菜Viola nagasawai var. pricei,烏來信賢步道。

          

菫菜科的野花一直是我所喜歡的,它們的花兒不見得形碩色艷,但小花兒臉蛋總朝下似在吟思,比起別的花兒,就是多了些靈巧的氣質。發現普萊氏菫菜Viola nagasawai var. pricei是在今年(2010年)412日,也就是我前些時候在烏來信賢步道探訪時發現的。於此之前,我已經在野外觀察過如意草匍菫菜)、箭葉菫菜小菫菜茶匙黃(前二種我曾簡單介紹過,後二種則還未曾介紹,但已將它們的倩影po上相簿了),普萊氏菫菜算是我在野外所觀察到的第五種菫菜科野花。信賢步道沿途分佈最多的野花,普萊氏菫菜可說名列其中(另一種可上榜的是景天科的星果佛甲草,擇日再敘),數量非常龐大,尤其它們的族群大多分佈在步道邊的山壁上,一整片開花時,說有多漂亮就有多漂亮。


 

1624495299.jpg 
普萊氏菫菜菫菜科菫菜屬的多年生草本,台灣特有種。分佈的區域是在中北部低、中海拔山區(簡誌上記載分佈區域是在北部中海拔山區,但事實上像烏來信賢步道這種低海拔山區就可以輕易發現,所以有關分佈區域的部分應該要稍作修正),性喜陰濕山壁。花期約是三至六月,目前已屆花末,想欣賞它們的人可要把握這最後的機會了。
 


 
 
1624495300.jpg
就是在這樣的山壁上,成群的普萊氏菫菜在陽光下盛放近白的翩翩花朵。



 
1624495301.jpg
台灣菫菜屬植物高達17種,而且花形相近,花色也常相彷,實在無法單從花來研判它的身分。所以如果在野花瞧見它們,究竟要如何確認它們的身分,敝人提供一點個人的經驗。首先一定要確認它們有沒有「莖」或「走莖」,再者確認它們的葉柄有沒有「翼」,葉的特徵為何(葉形、葉有沒有毛等等),當然也是要觀察一下花朵(尤其是唇瓣花色、大小及側瓣有無鬚毛,花萼具毛與否及是否細長)及其所分佈的區域。這樣就算無法當場確認身分,但之後查資料確認身分時可是會非常受用呢。像普萊氏菫菜的外觀與台北菫菜相仿,但葉形不同,且側瓣具有鬚毛,就可以清楚分辨它和台北菫菜  


 
 
 
1624495302.jpg
菫菜屬的花形大抵上都是這副模樣。普萊氏菫菜的花單生於葉腋,花瓣五,左右對稱,基部中央花瓣(看似下方中間的花瓣,可稱為唇瓣)色彩最豔麗,近白帶暗紫色條紋,其他四片花瓣(側瓣)則為灰紫色至近白色。花徑大於1.5cm,甚至可達2.4cm,比起一般低海拔常見的菫菜屬野花,它的花形算是比較大的了。  


 
 
 
1624495307.jpg
呵呵,你可以再靠近一點喔~~。觀察它的花,它的花柱有一,柱頭似盤狀(奶嘴狀突起),淡黃色。雄蕊則有五,緊緊靠圍雌蕊,照片中在柱頭下方呈橘色的部位就是雄蕊(花藥)。觀察普萊氏菫菜的花,應該可以發現基部中央的唇瓣往後延伸出一個管狀構造的「花距」(可參考本花文最後一張普萊氏菫菜的側照),而花蜜就是累積在花距裡面,這是菫菜屬植物的典型特徵。有趣的是,為何普萊氏菫菜這類菫菜屬植物會衍生出花距的構造?其實大家可以試想,如果花蜜就擺在花冠內部子房周圍,那大部分的昆蟲都可以輕易覓食到。但問題是植物之所以提供花蜜給昆蟲,當然是希望藉由昆蟲達成受粉延續後代的目的。要是有些昆蟲只採蜜而不做事(呵呵,就是不沾帶任何花粉),這植物豈不是做白工。所以菫菜屬的植物很有心機喔,它們為達成授粉的目的,不允許只採花蜜不做事情的昆蟲來搗蛋,就發展出「花距」的構造。因為花距呈長管狀,只能容許長口吻的昆蟲享用花蜜,而這類的昆蟲通常有一定的體型,如此一來就應該會在採蜜同時沾染花粉。所以這個花距的構造增加了授粉者的專一性,避免不會沾染花粉的昆蟲前來擾亂。況且,花距長管狀的構造,無論如何都會讓昆蟲在採蜜時要花比較久的時間,而昆蟲在花朵上待的比較久,也更可以確保昆蟲身上會沾上足夠的花粉,而增加了授粉的成功率。嘻嘻~~普萊氏菫菜這類花兒是不是非常有心機呀~~ 

 


 
 
1624495303.jpg
普萊氏菫菜的葉三角狀卵形至披針形,先端銳尖,圓齒緣,基部闊心形,兩面均被毛。普萊氏菫菜有另外一位長相近似的親戚~~台北菫菜,分佈在北部中海拔山區,植株較普萊氏菫菜小些,葉卵形或橢圓形,葉端圓鈍,且側瓣基部光滑(不被鬚毛),兩者仍明顯有別。 

 


 
 
1624495305.jpg
把它的葉背翻過來看,果真亦有被毛。  


 
 
 
1624495306.jpg
普萊氏菫菜蒴果開裂的方式很有特色喲,就是照片中所呈現的三瓣裂。如果在野外看到蒴果呈三瓣裂,那八九不離十,通常會是菫菜科的植物。
 
 
 
 
1624495304.jpg
從側面欣賞普萊氏菫菜,更是覺得它們風情迷人。幸好這一群普萊氏菫菜是生長在山壁上,所以它們的花兒開口雖然朝下,我仍舊可以欣賞到那花中引人入勝之處。否則哈哈哈,我可能就要趴在地上拍照了~~


 

台灣菫菜科的植物只有二屬,一為菫菜屬,一為鼠鞭草屬。鼠鞭草屬只有鼠鞭草一種,且僅分佈在恆春半島南方近海草地上,算是少數族群。所以菫菜屬植物算是菫菜科裡的大宗,分佈廣,種類也繁多,它們的花兒一般是綻放在較為涼性的氣候,一旦入夏,幾乎很難看到它們開花(園藝栽培的香菫菜、三色菫也是如此)。由於在平野出現的菫菜屬花兒通常小巧,植株也不大,且花兒低垂害羞的像什麼一樣,往往經過也不會察覺它們的存在。如果有心觀察它們的人,可要放慢腳步,眼觀四面喔(尤其是地上!!~~

◎2011年4月21日附記:
先前把普萊氏菫菜誤認為台北菫菜,甚為汗顏,爰儘速訂正如上,若有造成讀者辨識上的誤解或混淆,還請多多見諒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etterfla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