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風輪Clinopodium gracile),又名塔花

春臨大地,百花盛開,這時候賞花不見得只能往山區跑,平野各處的野花其實也爭奇鬥豔,美不勝收。在此就再介紹幾種平野上極為常見的野花,當中有些是幾乎整年都可見到的,有些則是這個時節方可瞧見的。 

 

光風輪Clinopodium gracile),唇形花科風輪菜屬的一至多年生草本,台灣原生種。花期從春天開始,止於盛夏之際,這時從平野到中低海拔山區均可輕易瞧見。近似種為同屬的風輪菜C. chinense),主要差異在於光風輪的葉近光滑,但風輪菜則兩面均被長曲柔毛。以前曾介紹過光風輪,可見這裡,不再贅論。


輪繖花序頂生的光風輪,花序上的每朵小花都是具體而微的唇形花,上下二唇,上唇二裂,下唇三裂。


水苦Veronica undulata),玄參科婆婆納屬的一二年生草本,台灣原生種。屬於挺水型的水生植物,故其分佈地點多係在水田、溝渠或澤地一帶,性喜溫涼,厭惡高溫,所以花期約至夏初左右。從前也介紹過水苦蕒,詳文可見這裡,但之前誤植為水苦藚,特此更正。「蕒」,音「ㄇㄞˇ」,苦菜之一種,不過這個字屬於異體字,一般甚少使用。  





花為不明顯的二唇化,下唇三裂,雄蕊有二枚。花冠為白色,帶有淺紫條紋。


花非常小,不太吸引人注意。


兔兒菜Ixeris chinensis),菊科苦蕒菜屬的多年生草本,台灣原生種。又稱為「兔仔菜」,分佈範圍極廣,從平地至中海拔山區均可見,且在平野一年四季可見。經常有人將之誤認為蒲公英,兩者除花色均同為黃色之外,其實差異甚鉅,蒲公英類的頭花明顯大於兔兒菜,也比較厚實,改天再來簡單介紹最近所瞧見的西洋蒲公英,就可瞭解我的意思了。


兔兒菜的頭花均為舌狀花,約20-25枚,頭花大小約為5元銅板至10元銅板之間的大小。


兔兒菜的葉披針形,全緣、鋸齒或羽裂。


黃鵪菜Youngia japonica ssp. japonica),菊科黃鵪菜屬二年生草本,台灣原生種。黃鵪菜也是一年四季在平野均可輕易瞧見的野花,與兔兒菜的頭花均為黃色,且頭花同為舌狀花,花兒外形近似,加上兩者經常混生,常讓人混淆。其實兩者在分辨上並不困難,兔兒菜的舌狀花約20-25枚,黃鵪菜則約17-19枚,且頭花大小亦明顯不同,兔兒菜的頭花尺寸約為黃鵪菜的二倍,簡單的說,兔兒菜的頭花大概有五元硬幣以上的大小,黃鵪菜則大概只有五元硬幣一半的大小。另外,兩者葉形上亦明顯不同,兔兒菜常呈全緣或淺鋸齒緣或淺裂,但黃鵪菜則常呈琴狀深裂。 



黃鵪菜的葉琴狀羽裂,較兔兒菜深裂。


黃鵪菜的頭花約五元硬幣一半的大小,舌狀花約17-19枚。

 


泥胡菜Hemistepta lyrata),菊科泥胡菜屬的二年生草本,台灣原生種。台灣泥胡菜屬的植物只有泥胡菜一種,本屬的特徵是總苞的苞片多層,且呈覆瓦狀排列,這點從泥胡菜的頭花就可以明顯觀察出來,它的綠色苞片層層堆砌而上(苞片尖端呈紫紅色),最後形成了非常具有特色的卵形總苞。它的頭花均為管狀花,花色為紫紅色,花期為冬、春二季,分佈於平地至低海拔山區。說起來,它的花色與之前介紹過的紫背草相近,且二者均為管狀頭花,也均具有長總花梗,似乎頗為雷同。但紫背草的總苞外型明顯與泥胡菜不同,辨識上並不難。以下會再簡單介紹紫背草,即可略知一二。 
 


頭花均為管狀花,為兩性花。遠看像是一頭蓬鬆的可愛小人兒。


頭花是由眾多管狀小花構成,每朵管狀小花均有二叉的花柱,長長從聚藥雄蕊中伸出。整體花色均為紫紅色。

 


紫背草Emilia sonchifolia var. javanica),菊科紫背草屬的一年生草本,台灣原生種。一年四季均可輕易在平野瞧見,管狀頭花的花色為紫紅色至粉紅色,與泥胡菜近似,但總苞為長筒狀,且僅有單層,與泥胡菜的總苞卵形,多層覆瓦狀排列明顯歧異。

 
1937110044.jpg   

1937110043.jpg
紫背草的花色為紫紅色或粉紅色,總苞僅有單層,呈長筒狀。

 


苦苣菜Sonchus arvensis),菊科苦苣菜屬的多年生草本,也是台灣原生種。一年四季均可瞧見,但數量上不若黃鵪菜、兔兒菜或紫背草這麼多,植株外型高大,地上莖甚至可高達二公尺 ,雖然開有漂亮的黃色舌狀頭花,但總苞具有腺毛,整體模樣並不甚討喜。野外也常可遇到同屬的近親苦滇菜S. oleraceus),花形近似,但葉形明顯不同。苦苣菜的葉形為長橢圓形至倒披針形,全緣或細齒緣,苦滇菜的葉則為不規則銳鋸齒緣或深裂
 
1993446354.jpg
舌狀頭花黃色,徑可達三公分左右。
 
1993446355.jpg
頭花繖房狀排列。
 
1993446356.jpg
仔細觀察它的舌狀花,花瓣背部其實帶有紅色條斑,苞片亦是呈覆瓦狀排列,其上具有深色腺毛。


植株外型非常高大,高可達二公尺。


葉長橢圓形至倒披針形,全緣或細鋸齒緣,無柄,葉基耳狀抱莖。

 


這美麗的唇形花,我習慣稱為半枝蓮,但簡誌上給它的名稱是向天盞Scutellaria barbata)。半枝蓮是唇形花科黃芩屬的多年生草本,性喜溫涼的天氣,所以夏天比較瞧不見它的身影。台灣黃芩屬的植物中,只有半枝蓮具有親水性,所以主要分佈於低海拔水邊或濕草地,歸類上也算是水生植物板院中庭有非常穩定的族群,最近這段時間剛好是盛花時期,一大片紫色花海,說有多迷人,就有多迷人。 



花冠管狀,表面被毛,兩唇形,下唇具有白斑。花兒著生自葉狀苞片內,花色紫色。


正面觀察半枝蓮的花,像不像微微張開雙唇的模樣?上唇突起的地方,像不像毛茸茸的大鼻頭?


它的花朵兩兩成對,朝向同一方向生長,彷彿這穗狀花序只開了一半,半枝蓮之名由此不脛而走。

 

延伸閱讀:平野常見野花1 平野常見野花2 平野常見野花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etterfla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