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131375.jpg

瓜槌草漆姑草Sagina japonica)。板橋地方法院(現更名為新北地方法院)中庭。

 


瓜槌草是台灣植物誌給的正式中文名稱,但一般習慣稱之為漆姑草。她們在新北地方法院中庭的數量不少,只不過因為葉細花更小,比起中庭另一種小野花—地耳草來說,更加不引人注意。但因為她們的數量非微,分佈範圍也頗廣,作為中庭野草的觀察者,若沒注意到可就遜掉了。


 

1202131374.jpg
漆姑草Sagina japonica石竹科瓜槌草屬的一年生草本,也是台灣原生植物。台灣瓜槌草屬的植物不多,就只有漆姑草大瓜槌草。相較於大瓜槌草(主要是分佈在中北部中低海拔),漆姑草在平野相當常見。雖然說漆姑草是石竹科的一員,但並無石竹科常見的花瓣典型特徵,也就是花瓣常分化成花瓣柄及瓣簷(石竹科石竹屬植物常見此項特徵,像巴陵石竹、玉山石竹和從前介紹過的長萼瞿麥,都有這項特徵,另外一般園藝栽培的五彩石竹也明顯具備此項特徵),漆姑草的花瓣仍只是一般植物常見的卵狀全緣,顏色則為白色。花單生或聚繖花序,花瓣有五枚,雄蕊四至十枚(常為五枚,但仔細數一下照片中的雄蕊,則有十枚之多),花柱則為五,子房上位。通常它的花瓣會小於那五片綠色的花萼,且和花萼互生,所以乍看之下,還會以為花瓣有二層,有白又有綠說。看這張照片,似會誤以為漆姑草的花不算小,其實它的花「真小」,瓣長僅約1 -1.8mm,可以試著拿尺出來比對看看。


 


1202131376.jpg
它的葉對生,線形,葉也非常小。臺灣僅有的二種瓜槌草屬植物外形其實相當近似,分佈上也是有重疊之處,所以還是要稍微瞭解一下如何分辨。透過葉寬來分辨是其中一個方法,葉寬在1.5mm以下(原則上約係0.8-1.5mm之間)則為漆姑草,葉寬在2mm左右則是大瓜槌草。為了驗證看看,我們就來量一下吧,呵呵,這株漆姑草的葉寬果然僅約1mm而已。不過說真的,兩者這麼細微的差距,若沒帶尺出去量還真難判斷。況且植物的葉寬也可能因為生長環境的不同,而可能略有不同,這個標準也不是絕對準確。

 


 

1202131373.jpg
另外一個方法,則是從它的種子來辨識。照片中的種子表面呈乳頭狀突起,判斷上就會是漆姑草沒錯。如果是大瓜槌草,種子表面則是平滑無突起。嘻嘻,不過它的種子更是細小到不行說(就像粉塵顆粒一般),就算你視力再好,也沒辦法以肉眼直接看出種子表面有無突起,所以這個方法在野外也行不通(除非你有帶高倍數的放大鏡)。所以文獻上以此作為兩者的辨識方法,可就苦了野外觀察者了。從這張照片可以看到它的蒴果開裂,裡頭滿滿是深褐色的種子。蒴果外還包覆宿存的綠色花萼,花萼上明顯可以看到被有腺毛。

 



1202131372.jpg
其實野外即時的辨識方法,大概是從分佈區域及植株各部位的大小來判斷。漆姑草和大瓜槌草在分佈區域有如上述的不同,就不多說了。另外在大小上,「大」瓜槌草之所以稱「大」,當然就是花、葉及植株都比漆姑草稍微大些(漆姑草又稱瓜槌草,可見是小一號的瓜槌草),不過這一定要親自瞧見過,才能深刻體會。照片中的漆姑草,並不是在板院中庭所拍,而是今年三月間在新海濕地所拍,它的花瓣比起前面的花容肥大許多,幾乎與花萼等大(或大於花萼),另外它的雄蕊則是一般常見的標準五枚,與中庭所見也稍有不同。




前面說到漆姑草又稱為瓜槌草,何以叫瓜槌?主要是它的球形果實如小瓜果,且下頭頂著細細的花梗(果梗),遠遠看過去,就好像是瓜槌一樣(這要很有想像力說~~),故名瓜槌草。其實瓜槌草此名還比較好理解,比較不明所以的是為何叫漆姑草?簡直是怪名之怪(呵呵,植物名稱中還有許多從古名而甚怪者)。從文獻上來看,古人很早就會使用「漆」製作各種漆器,但漆也容易使人敏感而生漆中毒現象,古人稱為「漆瘡」。古時候當然沒有西藥,很多治療方式都是使用草藥,漆姑草向來就被認為可療治漆瘡,因此它的名稱中即被冠以「漆」字。至於「姑」,解釋上應該是從「姑且」、「暫且」之意,換句話說,就是「治療漆瘡,姑且可使用這種草本植物」,因此「漆姑草」之名應係由此而生(挖哩~~)。另外還有一說,認為漆姑草即為昔時所稱「蜀羊泉」此草,所謂「羊泉」就是「羊涎」(羊的口水)的美化之名,意即此草莖折生液,如羊涎一般,故名「羊泉」,又可認為形似流漆,故名「漆姑」(姑娘流口水,也是美化之名)。呵呵,此說牽扯到漆姑草是否為「蜀羊泉」,且其莖折能否如流漆,亦甚有疑義(可以折折看喔),所以我認為可信度較低。

 

(本文節錄自2010年5月13日「板院中庭五月觀察—地耳草、漆姑草」)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漆姑草 瓜槌草 石竹科
    全站熱搜

    letterfla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