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8762164.jpg
 阿里山卷耳Cerastium arisanensis),攝於2011年4月18日,明池。

 

 

四月中旬跑了一趟太平山和明池,果然瞧見了不少中高海拔才能看到的野生花草,內心實在雀躍不已,古人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說的真是一點也不錯呀(哈哈)。這個時節,中海拔的山野幾乎到處可見阿里山卷耳,花兒晶瑩潔白,把草地上、山路旁點綴的清新盎然,雖說今年的氣候迥異於去年,春天的氣息顯得不夠鮮明,但瞧見這花兒,倒也讓人如沐春風啊


 
1688762166.jpg
在明池夜宿一晚後,隔天一早沿著北橫公路尋訪野花,長滿濡濕青苔的大石上,綻放許多阿里山卷耳,我就又忍不住多拍幾張。

 

阿里山卷耳Cerastium arisanensis),石竹科卷耳屬多年生草本,為台灣特有種。台灣卷耳屬的植物並不多,以花形來講,就屬阿里山卷耳和玉山卷耳C. trigynum var. morrisonense)最為亮眼。卷耳屬的花兒特色非常鮮明,其花瓣和同科繁縷屬的花兒一樣,都會有二裂的情形,但卷耳屬的二裂深度不會超過花瓣的一半長度,相反的,繁縷屬的二裂深度則明顯超過一半長度,甚至深裂近至花瓣的基部,若沒有細看,還可能會把一枚花瓣誤認為二枚。這也是這二屬植物最明顯的差異。
 

 

1688762162.jpg
阿里山卷耳的花白色,花瓣有5,每枚花瓣都有二裂的情形,但其裂不會超過花瓣長度的一半,與同科繁縷屬的花兒明顯有別。它的雄蕊有10,花柱有3。

 

阿里山卷耳的花兒白晰明亮,讓人看起來心情就會不自覺愉快。仔細觀看它的花兒,每一枚花瓣都猶如白兔的雙耳,隻隻可愛的小兔兒正朝著你盯呢^^。我想,花捲如耳,也就是卷耳這芳名的由來吧~~ 
 
 

1688762165.jpg
阿里山卷耳的花兒絕非小花喔,足足有十元銅板左右的大小呢。

 

雖然阿里山卷耳主要分佈於中海拔山區,但低海拔山區一樣有瞧見它的可能性,像我前天到三峽滿月圓一遊,就在步道邊坡上發現它們的蹤影。由於它的花期頗長(3-11月),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嘗試去找找~~


 
1688762163.jpg
它的花單生,葉形菱形至三角狀卵形,非常容易辨認。

 

既然說到阿里山卷耳,就不能不說說在平地可能瞧見的卷耳屬花兒~~球序卷耳。哈哈,雖然說是花兒,但它的花可非常之小,若沒有透過微距鏡頭的拍攝,恐怕沒辦法看清楚它的花容,所以一般在平地還常被視為雜草,根本沒有把它的花色看在眼裡。


 
1123617275.jpg
球序卷耳C. glomeratum),攝於土城觀自在。


 

1123617272.jpg
植株全貌,可見其全株密被腺毛,葉對生,長橢圓形、橢圓形、狹卵形或披針形,上部葉較小且無柄,基部葉較大,有柄。(攝於土城柑城橋下河濱公園)

 

說起來,台灣有關卷耳屬的資訊是相當混亂的。台灣植物誌一方面明載台灣卷耳屬有六種,但另一方面在分類上卻又只分為卷耳、台灣卷耳、小瓣卷耳及玉山卷耳這四種(含變種),已經夠令人詬病了,但台灣維管束植物簡誌卻也是犯相同的毛病。簡誌一方面說台灣卷耳屬植物有五種,但另一方在分類上卻又只分為卷耳、阿里山卷耳、小瓣卷耳及玉山卷耳這四種(含變種),不僅數量不符,且加入了阿里山卷耳,卻不見了台灣卷耳。二本台灣植物的權威著作,卻如此自相矛盾且彼此混亂,這叫想要好好認識植物的人怎麼辦才好?(^^")實況如此,雖只能徒呼負負,但還是寄望日後能夠好好釐清這些問題。


台灣植物誌及簡誌上都未提及球序卷耳C. glomeratum),因為它算是「新近」在台灣才出現的卷耳屬植物,國內文獻資料並不多。台灣對於球序卷耳最早紀錄的文獻紀錄是在1975年,使用的中文名稱是「荷蘭卷耳」,後來在2008年的「東台灣歸化植物」乙書中,已將之列為歸化植物。事實上,球序卷耳的學名早在1799年就被正式發表,它原生於歐洲(如英國、丹麥、冰島、挪威等地)及溫帶亞洲、澳洲、南非等地,目前已廣泛歸化於世界各地,包括中國、日本、美國、墨西哥及南美等地。台灣現今平野及低海拔山區隨處可見,應該業已歸化台灣無疑。


球序卷耳為一年生草本,它的花非常小(花長約只有4-5mm,真的很小...),加上有時候花兒並非全然綻放,根本讓人無法聯想到它和阿里山卷耳竟是同屬的近親。不過事實勝於雄辯
!!仔細貼近觀察它的花兒,花白色,一樣是每枚花瓣二裂,但其裂都不會超過花瓣長度的一半,整體花兒外型,其實和阿里山卷耳也如出一轍。可見,真的是同屬的家族成員啦^^


球序卷耳之所以為「球序」,乃是因為它的花軸從莖頂抽出(常花軸兩出或成對),雖說是聚繖花序,但每個小花序上的小花聚集叢生,猶如球狀,故以名之。對岸的中國植物誌及現今坊間一般使用的名稱均是球序卷耳,而其種小名亦本為此意,故本文亦從之。至於上述台灣文獻所使用的「荷蘭卷耳」,並不容易自字面上看出其文意為何,是否要使用此名稱,實在有待商榷。


球序卷耳的英文名為「Mouse-ear chickweed」或「sticky Mouse-ear chickweed」,也就是「鼠耳繁縷」或「黏鼠耳繁縷」之意,指的是它的葉形對生,葉小且兩兩相對,其狀猶如鼠耳一般,花亦如繁縷類的花兒,故以名之。至於加上一個「黏」字,主要是因它全株密生腺毛,具有黏性之故。英文名相當寫實,走筆至此,特為之一誌。

 
 
1123617274.jpg
 
1123617273.jpg
球序卷耳的花白色,花瓣5枚,每枚花瓣二裂,但其裂不會超過花瓣長度的一半。它的雄蕊有10,花柱則有5,花萼兩面都被有腺毛。

附註:前將「球序卷耳」誤為「卷耳」,兩者其實在花序上大有不同,且分佈區域上亦明顯有異(卷耳分佈於中海拔山區),今(2012.12.25)為之修正,尚請見諒。


..............同場加映.................

哈哈,既然說到卷耳屬和繁縷屬在花瓣二裂的深度有別,為了加深大家的印象,就不能只是流於文字敘述,一併貼個平野常見的繁縷屬三兄弟的玉照來瞧瞧好了。以下這三張繁縷屬的野花,大家可知它們的身分?  


(1)
 1232242229.jpg

(2)
 1374670208.jpg

(3)
 1671310157.jpg


上面三張照片,每枚花瓣除了二裂外,其裂幾乎都深裂至近基部,這就是繁縷屬植物的最大特色。第一張照片的雄蕊有
10,花柱有5,可以明顯就認出是鵝兒腸Stellaria aquatica)。但第二、三張照片的雄蕊都是5,花柱都是3,分辨上就產生疑問了。所以,這時候再來瞧瞧它們的葉柄,葉有柄的是繁縷S. media var. media),葉無柄的則是天蓬草S. uliginosa var. undulata)。

  


1374670207.jpg  
葉有柄,所以第二張照片的花兒就是繁縷,它的葉卵形至圓形,萼片外表被毛
 
1671310156.jpg
葉無柄,所以第三張的照片就是天蓬草,它的葉線形至倒披針形,萼片無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etterfla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