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呵呵
~~一定有人會想問說這篇花文為何要下這樣的標題,弄得好像是一句對聯似的。其實我只是把緬梔的相關別稱給串聯起來,這感覺就好像金庸武俠小說的書名也可堆砌成一句別有深意的對聯一樣(嘻嘻~~如果你沒看過金庸小說的話,就當我沒講過這句話好了)。從這個標題,當然就可以知道緬梔在冬天的時候像是鹿角,夏天的時候就像是雞蛋了。嗯~~這樣講有沒有很奇怪?是有一些啦,我應該講得再詳細一點。就是說緬梔因為冬天落葉的結果,整個枝條畢露,每個枝條又呈現二叉狀的分枝,有如鹿角一般,所以又被稱之為「鹿角樹」。夏天則是緬梔花開的季節,典型的緬梔花冠白色,冠心部則是黃色,猶如煮熟的雞蛋,蛋白中央帶有圓圓的蛋黃,所以就有了大家所熟悉的「雞蛋花」這個中文別名。
 

這是我去年夏天所看到的雞蛋花,頂生的花冠漏斗形,花香濃郁,相當迷人。緬梔原產地是在墨西哥等熱帶美洲,是由荷蘭人在1645年間引進台灣,所以明清有不少文獻談到緬梔,也是當時台灣人最喜歡栽種的花木之一。由於花芬芳迷人,又是外來品種,所以也被冠上「番茉莉」這個名稱,不過這可與現在一般所稱的番茉莉(五彩茉莉)這種花木不同喲。




這是我去年底所拍的緬梔,不僅花已凋謝,連葉子都快掉光了。那二叉狀的分枝,是不是很像鹿角呢
??






當然,冬去春來,今年的緬梔又再度盛開了。上個禮拜帶
lulu到臺北大學三峽校區騎腳踏車,再度看到緬梔花朵盛放,忍不住就在它的周圍不斷拍照,流連忘返,還被lulu一直催著說要離開,哈哈~~我還真是個討小孩子厭的父親呀~~




緬梔(
Plumeria acutifolia)是屬於夾竹桃科緬梔屬(Plumeria)的落葉小喬木(呵呵~~既然是夾竹桃科的植物,就可以想像它會分泌有毒的乳汁,可千萬不要誤觸誤食),株高不算高大,但樹冠圓傘形,葉簇生於枝梢,且枝粗壯,多二叉分枝,有時三叉,整個樹形即便是在冬季落葉後,也相當奇特好看。
 

由於據說在紙張發明之前,佛教經典常寫在緬梔的葉片上,所以成為佛教寺院不可或缺的植物,就常種在廟旁,也因此被稱為「廟樹」(Temple tree)。




它的花頂生成聚繖花序,花冠五裂,呈瓦片疊蓋狀,在花苞尚未綻放時,花冠裂片則旋捲。花期相當長,從晚春到秋末,盛花期則為五、六月。如果一直看著它的花圖,除了愈發覺得它潔白花色的細緻迷人外,心情竟然也會不自覺放鬆。呵呵
~~難怪時下有些美容護膚或SPA業者,會強調緬梔的馨香可以舒緩都市人緊張的情緒,於是乎使用推銷不少緬梔的產品,也紛紛把緬梔作為對外宣傳海報或傳單的底圖呢~~
 

說到這裡,應該還是有人會好奇說,緬梔別稱「雞蛋花」、「鹿角樹」、「廟樹」、「番茉莉」等等,現在都已經知道了,但為何緬梔會稱為「緬梔」呢??!!呵呵~~這真是個好問題,一般書籍或網路上的介紹,似乎也只說因為緬梔花香如梔子花,故名緬梔,不過對於為何用「緬」這個字,則仍然沒有解釋呢。其實,這要從緬梔的樹形說起。緬梔的樹枝多分叉,如果在冬天看到,會覺得它整棵樹猶如頭上頂著一叢叢茂密的細枝一樣,數也數不完。說文解字就說:「緬,微絲也」,所以「緬」的文義之一就是指「細絲」,這不就像緬梔細絲般的多枝分叉一樣嗎!!所以緬梔在命名上除了取其花芬芳如梔外,亦取其枝細絲如緬。說到這裡,還真是佩服當初命名的人啊~~




緬梔的葉也很有特色,葉端銳或漸尖,葉形長橢圓形,有明顯的平行羽狀側脈約
30-35對。它的平行側脈就是一個很好的辨識特徵,另外它的羽脈在葉緣處又彼此相接,形成明顯的吻合脈,則更是與其他樹種相異之處。不過在台灣也有引進一種葉端圓鈍的「鈍頭緬梔」,花亦為白色,與緬梔相像,但仍可從葉形來辨認。






如果花謝了葉子全掉光了,怎麼去辨識緬梔呢?呵呵
~~這還是很簡單的,除了前面所說的它的樹枝分叉如鹿角,可作為辨識的方法之外,另外它的樹幹上也有大型明顯的葉痕,從這個特徵也可以辨識出緬梔來喔。






緬梔最漂亮的地方,當然莫過於它的花了,除了典型的白花之外,在台灣還常見到有紅色或紫紅色的花(國外甚至有黑色的花冠呢)。這一天在臺北大學校園裡,除了看到白花之外,也看到了淡紅鑲邊的白花,也看到了紅花,算是一飽眼福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etterfla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