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MG_3093.JPG

山牻牛兒苗Geranium suzukii),合歡山(小風口)

 

 

沒有想過會遇到山牻牛兒苗。更精確的說,我壓根沒有遇到山牻牛兒苗的「印象」,也許曾瞧見她們,但印象極不深刻,或者根本沒有意識到瞧見了她們,也就無所謂印象。一直到要寫牻牛兒苗科的花文時,我仔細搜尋踏訪合歡山的照片檔,這才發現存檔中竟然有她們的寶貴倩影,看來我們還真有緣呢。

 

從照片檔的紀錄來看,我應該是在合歡山小風口附近拍攝到她們的。當天從小風口的遊客中心一路往克難關的方向走,沿途不斷緊盯著路緣、山壁和草叢,這一帶的高山野花奇多無比,我便一直拍、一直拍、一直拍(好像某人的競選廣告),拍的不亦樂乎,快意無比,但因為時間有限,還必須折返遊客中心與大夥會合,沒辦法仔細觀察並完整拍攝,只能先求有就好。所以大抵是在這種狀況下,雖然我拍攝到山牻牛兒苗,卻也對她們完全沒有印象。

 

山牻牛兒苗Geranium suzukii)是牻牛兒苗科老鸛草屬的多年生蔓性草本,為台灣特有種。分佈於台灣中高海拔山區,生長在山路旁草地或邊坡草叢,花期為夏至秋(約6-11月)。之前說過台灣老鸛草屬野花可分兩大類,一類花單生,一類花兩朵簇生。其中花單生者紀錄上共有二種,其中一種就是上次介紹的單花牻牛兒苗G. hayatanum),另一種則是本種。再者,本種和單花牻牛兒苗最簡單的區別方式,就是兩者的花色大不相同:

 

花紫色或粉紅色,帶有深紫色細條紋→單花牻牛兒苗

花白色或偶淺粉紅,帶有暗綠或灰綠色細條紋→本種

 

台灣植物誌和簡誌雖記載本種花為黃色,然此部分容非正確。蓋依照原始文獻及我實際拍攝所得,亦明顯說明花為白色而非黃色,中國植物誌採取相同的看法,可資參考。因此,一旦花開,兩者辨識上絕無問題。倘若非屬花期,則從莖、葉、托葉亦可簡單區別。最容易觀察者,莫若如下:

 

蔓性草本,具有匍匐莖,莖節處常可生根→本種

直立草本→單花牻牛兒苗

 

相較於單花牻牛兒苗,本種的可見度明顯較低,益顯珍稀。1929年,日治時期來台的植物學家鈴木重良(1894-1937)在太平山採集到本種,繼之在1931年本種學名在「熱帶農學會誌」正式發表時,即以鈴木重良的姓氏為種小名(suzukii),也算是表彰鈴木重良對台灣植物學,尤其是太平山植物誌建構的貢獻。

 

本種日文名稱為「台灣風露」(たいわんふうろ),以象徵本種是特有於台灣的物種(日本一般將老鸛草屬的野花稱為某某風露)。有趣的是,中國植物誌雖稱本種花為白色、淡粉紅色,並無黃色,然或許早期取名是抄自台灣,台灣植物誌既然聲稱本種花色黃,所以中國便取名為「黃花老鸛草」,實在令人莞爾啊。

 

最後說說本種在台灣取名上的看法。台灣將本種取名為山牻牛兒苗,然本屬野花十之八九都出現在山區,從低海拔至高海拔均有,將本種取名為「山」牻牛兒苗,實在無法凸顯本種的特色,也無法凸顯本種與本屬他種的區別,算是相當沒有誠意的命名。從本種的學名、台灣特有抑或本種模式標本是在太平山所採等面向,我覺得命名為「鈴木氏」牻牛兒苗、「台灣」牻牛兒苗或「太平山」牻牛兒苗,均不失為較為適當的命名。只能說花兒雖氣質出眾,但若隨便冠上一個名號,也將折損該花兒幾分。

 

 

IMG_3099.JPG

合歡山近小風口處,可見本種花兒的身影,但數量有限。從照片中,明顯可見本種匍匐莖四處縱橫。

 

IMG_3090山牻牛兒苗.JPG

雖然兩花同時入鏡,但本種花兒可是單生,並非兩花簇生於一花梗上。

 

IMG_3091.JPG

貼近觀察花容。花冠白,五瓣,每瓣均帶有暗綠或灰綠細條紋,花瓣倒卵形,長約9-15mm。所以花徑可長約3公分。

 

IMG_3095.JPG

雄蕊十,花藥紫色,雌蕊單一,柱頭淺綠色,五裂。

 

IMG_3096.JPG 

翻個身觀察花背。花萼綠,五裂,具尾狀,明顯被毛。萼片與花瓣互生。

 

IMG_3094.JPG

單葉,葉寬圓形,三至五深裂,每裂片再淺裂。兩面均被毛。

 

118903.jpg 

鈴木重良於1929年7月16日在太平山採集到本種,此即為其標本,亦是本種學名正式發表所採用的模式標本。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etterflag 的頭像
    letterflag

    家栽好逑

    letterfla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