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鴨跖草科植物,若加上近幾年陸續歸化的,大約有二十來種。種類的數量上固然稱不上多,復且台灣鴨跖草科植物的花朵固然多以小巧見人,難以有所謂碩然豔驚四方之美貌。但由於它們大多喜歡在林下潮濕處生長,而林下潮濕處適為郊山步道遍佈之處,因此地緣關係之故,爬山的人常可在不經意之間瞧見它們的花容。說起來,它們的花小則小矣,然亦有其小巧引人之處,前幾回介紹的竹仔菜、耳葉鴨跖草、穿鞘花如是,這回要介紹的杜若亦如是也。
杜若(Pollia japonica)是鴨跖草科杜若屬的多年生直立草本,也是台灣原生種。杜若屬主要分佈在熱帶地區,全球僅約十七種,台灣目前在紀錄上則有三種,杜若就是其中一種。當然,從杜若的種小名為「japonica」(日本)來看,可知其模式標本採獲於日本,便可猜出杜若不只出現在台灣。其實從日本、韓國,一直到中國南部地區,均可見其蹤影。杜若在台灣主要分佈在低海拔的潮濕或半遮陽的山區,花期約為四至十月。
杜若的植株外形,在尚未開花時,其實與前回介紹的穿鞘花頗像,也是屬於較大型的披針形葉(葉長約13-27公分)。不過一旦開花,那長長的花軸從頂端抽出,由低至高一輪又一輪的小白花著生在花軸上,與躲藏在葉下莖節間開花的穿鞘花,其「花勢」明顯大不相同啊!
杜若的花兒依然維持鴨跖草科的血統,同樣是「三數」,也就是花瓣(3)、萼片(3)及雄蕊(6)。不過它的花瓣與花萼都是白色,若非仔細分辨,很容易誤認為它具有六枚花瓣。
台灣杜若屬的植物共有三種,除了杜若外,尚有小杜若(P. miranda)及叢林杜若(P. secundiflora)。由於杜若和小杜若全台普遍出現,不似叢林杜若主要生長於台灣南部,故難以分佈區域去判斷杜若和小杜若。主要的辨識方法,乃是從葉片著手。杜若葉面粗糙且密被毛,小杜若則光滑或脈上略被毛,只要一摸即可輕易分辨。若屬開花時節,杜若的花軸明顯較長,其上著生的花兒明顯多輪且花數眾多,而小杜若的花軸則顯然短上許多,著生的花兒亦僅有區區幾輪,花數亦較少,若曾實地探訪,應可輕易藉此分辨。至於叢林杜若,在葉的特徵上與小杜若較像,分辨上主要是從雄蕊來判斷。杜若和小杜若的六枚雄蕊均屬可孕,花藥顏色上均為黃色;叢林杜若的六枚雄蕊中,有三枚可孕及三枚不孕,三枚可孕雄蕊的花藥為白色,不孕雄蕊的花藥則為黃色。
探討杜若的名稱由來是一件有趣的事。「杜若」一詞據考證,最早應係出現在「楚辭」中,描述的是一種香草類植物(又稱之為「杜」),古代詩文中亦以「葉似薑,花赤色,根味辛香,子如豆蔻」等語來描述「杜若」。然而,我們現代所稱的杜若,全株不帶香味,花也不是紅色,明顯不是古代所稱的「杜若」。事實上,資料上顯示,古時所稱「杜若」應是指山薑等一類的植物。若果如是,令人好奇的是,為何把古名的「杜若」一詞迻套至現代的杜若身上呢?其實,這一切應該要從杜若「在日本」說起。前面說到,杜若的模式標本是從日本採獲,而且早在1784年就已被正式發表,學名命名上除了以日本「japonica」為種小名之外,在日本當地亦早從江戶時代就以「杜若」之名為其漢字名(日文為ヤブミョウガ),當然,日本人何以會如此錯誤迻譯,把「杜若」套用在不是「杜若」的杜若上,我們不得而知,但經年累月下來,現代版的杜若已經牢固成形,其名稱再也「回不去了」。日本的植物分類走在華人前頭,以致後來台灣,乃至中國在植物命名上,都直接取日本之漢字名,而把「杜若」一詞套用在現代所稱的杜若上。
所以,我才會說「張冠李戴」。這林下的白色野花,花兒雖小,其名號卻有這般典故,也頗饒富興味呀^^
杜若喜於林下潮濕處生長,常可見穩定的族群。
花軸從莖頂抽出,花排成聚繖狀圓錐花序,放射對稱。
花軸上可見一輪一輪的花序,每一輪花序明顯放射對稱。
花瓣三,萼片三,均白色,雄蕊六枚,花藥黃色,均可孕,雌蕊單一。其花雖是兩性花,但花序上亦有摻雜雌蕊退化的單性花(雄花)。
花瓣花萼傻傻搞不清楚?參照上圖即可明瞭,原則上花瓣長於萼片,且位在內輪。
葉大型(長13 -27c m,寬2.8 -5.6c m),但近花序軸的葉則明顯縮小,披針狀橢圓形,無柄或近無柄,葉面粗糙,明顯密被毛。
花謝結果中。子房逐漸膨大,花萼尚宿存。
果熟時的模樣。蒴果,熟時藍色,橢圓球形,直徑約5mm,每室有種子八顆。(攝於大溪白石山)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