葶藶(Rorippa indica)。
這陣子賞櫻風潮四起,不管國內外,櫻花總是聚焦眾人的眼光。從人類的角度來看,巨觀的櫻花之美是無以名狀的。不可諱言,凡人應該都是喜歡美的事物,對於櫻花,不喜歡的人恐怕極少,因為她的美如此直接,而且是如此簡單、方便欣賞。不過,生活周遭的美也許可以換個角度領略。嗯,說起來,許多我們周圍的自然花草雖一直伴隨著我們,卻因「不容易」欣賞,往往被人忽略,這其實相當可惜。有鑑於此,我嘗試把一些平野常見的花草作簡單的介紹,讓大家能夠認識他們。但果真時光似箭、歲月如梭,繼最近一回發表的常見野花3,已然有四年之久了(汗顏)。是以,若不再提筆介紹,也實在說不過去啊!話不多說,就開始囉!
青葙(Celosia argentea),莧科青葙屬,歸化種。
穗狀花序像極了一根根的燭台。
小花近照。花被片5枚,紫紅色至白色,雄蕊5。
紫花藿香薊(Ageratum houstonianum),菊科藿香薊屬,歸化種。
菊科管狀花的典型,頭花全由管狀花組成。
紫花藿香薊常見於平野,但平野見到的紫色管狀菊科野花未必就是本種。近年來有種近似種「貓腥草」和本種野花外表極為相像,常讓人混淆。簡單的區別方式如下:
總苞被有纖毛→本種
總苞表面光滑→貓腥草
以下就來介紹貓腥草。
貓腥草(Praxelis clematidea),菊科貓腥菊屬,新近歸化種。長相和紫花藿香薊如出一轍。
一樣是紫色的管狀小花。
總苞表面光滑,明顯和紫花藿香薊的總苞被毛不同,可資區辨。
葶藶(Rorippa indica),十字花科葶藶屬,原生種。有「山芥菜」的別名。
花瓣4枚,形似十字,這是本科花兒的典型特徵。其果為長角果。
荷蓮豆草(Drymaria diandra),石竹科豆草屬,原生種。這芳名有點拗口,「菁芳草」這別名較常聽到。對生的圓形至腎形葉非常鮮明,野外看到極易認得。
花瓣5枚,但先端2裂,所以看起來像是10枚。台灣本屬原僅有本種,但新近歸化有「毛荷蓮豆草(D. villosa)」,兩者差別在於本種全株光滑,但毛荷蓮豆草則全株被纖毛。
長柄菊(Tridax procumbens),菊科長柄菊屬,歸化種。原歸化於中南部,近幾年在北部亦屬常見。
頭花由管狀花、舌狀花組成,舌狀花約4-5枚,白色至淺黃色,先端2-3裂。
假吐金菊(Soliva anthemifolia),菊科假吐金菊屬,歸化種。花圃、草坪、荒地,幾乎隨處可見。其頭花腋生於葉片基部,無柄,而葉片(羽狀裂葉)則叢生成蓮座狀,且無明顯主莖,故其頭花猶如自地面冒出,因經常被茂密的葉片遮住,需要撥開葉片後方能瞧見其芳容。
頭花並不出色,全由管狀花組成,邊花多數,綠色,均為雌花,無花冠、雄蕊;心花花冠白至淺黃色,先端約3裂。
鼠麴草(Gnaphalium luteoalbum ssp. affine),菊科鼠麴草屬,原生種。莖表面密被白色棉絨毛。
頭花鮮黃色,台灣本屬平地野花中,只有本種花色鮮黃,極易辨認。
頭花均為管狀花,心花花冠明顯大於邊花,但邊花則為多數,因兩者皆為鮮黃色,不仔細觀察的話,極易忽略。
台灣天胡荽(Hydrocotyle batrachium),繖形科天胡荽屬,原生種。雖名為「台灣」天胡荽,但非僅原生於台灣。植株匍匐於地表,可說是良好的台灣原生地被植物。葉片3-5深裂,每裂片再淺裂,極易與本屬其他植物區隔。
繖形花序約10朵小花,花淺綠色至白色,花冠五裂。花序長於葉柄,把小花高高舉起,也算是讓不起眼的小花多少能被注意到。
鵝兒腸(Stellaria aquatica),石竹科繁縷屬,原生種。
花冠白,瓣5枚,但每枚又深裂,看似10枚。田野常見,其雄蕊7-10枚,雌蕊花柱5裂,可作為與本屬其他植物的區別方法。
蒴果廣卵形,其內種子多數。種子草褐色,表面具乳突。
紫花酢漿草(Oxalis corymbosa),酢漿草科酢漿草屬,歸化種。
本屬植物在平野有二種,一為本種,一為花黃的酢漿草(O. corniculata),分辨上並不困難。相較於酢漿草經常可見結果,本種則甚少結果,主要靠鱗莖剝落、發芽而行無性繁殖。花瓣5,雄蕊8枚(4長4短)。
薺(Capsella bursa-pastoris),十字花科薺屬,歸化種。總狀花序上著生許多小白花。
觀察花兒,可見典型的十字花科特徵,也就是花瓣4枚,猶如十字。
心形(倒三角形)的短角果,非常好辨認。
粉黃纓絨花(Emilia praetermissa),菊科紫背草屬,歸化種。先前曾經介紹過,可參考這裡。
說起來,本種管狀花在鏡頭下非常漂亮。花冠先端5裂,花色由白、黃、橘至粉紅所組成,色澤豐富。
金腰箭舅(Calyptocarpus vialis),菊科金腰箭舅屬,歸化種。北部經常可見栽培於安全島或路旁花圃內,朵朵小小黃花從綠葉中冒出。由於適應台灣的環境,遂逸出歸化。匍匐草本,與直立草本的金腰箭(Synedrella nodiflora)可明顯區分。
由舌狀花與管狀花組成,花色均為黃色。舌狀花均為雌花,5-8枚;管狀花則為兩性,花冠4-5裂。
焊菜(Cardamine flexuosa),十字花科碎米薺屬,歸化種。非常、非常、非常常見的野花,葉形多變,初生時為卵圓形,開花成熟時則為羽裂。
典型十字花科的花冠,白色。俗稱「細葉碎米薺」,喜歡潮濕環境。
果為長角果。
空心蓮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莧科蓮子草屬,歸化種。全株光滑,花梗細長,極易辨認。
白色花被片5枚,乾膜質,雄蕊5枚。
西洋蒲公英(Taraxacum officinale),菊科蒲公英屬,歸化種。台灣有二種蒲公英,一為本種,一為原生的台灣蒲公英(T. formosanum),外觀相近。簡單區別方式如下:
總苞外層苞片明顯反捲→本種
總苞外層苞片無明顯反捲(平展或略斜生)→台灣蒲公英
花冠鮮黃,全由舌狀花多輪組成。相較於一般平野小黃花(例如兔兒菜、黃鵪菜等等),本種花兒算是相當碩大。先前曾經為文介紹過,可參考這裡。
總苞外層苞片明顯反捲(如白色圈圈所示)。
昭和草(Crassocephalum crepidioides),菊科昭和草屬,歸化種。
本種開花時垂頭,辨識度極高。總苞片外圍可見線形的小苞片;全為管狀花,花冠黃綠色,但花冠裂片則為紅褐色或橘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