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687345738.jpg

二子坪,陽明山。

 

二子坪位處崇山之間的幽谷,環境優美,天氣好的時候,很適合來這裡踏青。

 

最近去了二子坪二次。一次是剛從北海道回來的第三天,也就是1120日那一天,不過那一天風雨連綿,雖然我甫從北海道回來,冷熱神經有些失調,因而不怎麼怕冷,但下雨的天氣實在不好訪花,姑且不論野花綻放與否或受不受風雨摧殘的問題,單是要好好拿相機拍攝就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所以那一天的訪花成果著實有限。第二次就是聖誕節前一天,當天由於老天爺的眷顧,風和日麗,心情也跟著快活起來,足跡就踏遍了二子坪、面天山、大屯自然公園一帶,只不過這樣疲於奔命下來,兩腳發酸,果真後來酸痛了好幾天。第一次的訪花,足跡只及於二子坪,但卻看到正在盛開的台灣馬藍、黃花鼠尾草(僅集中在二子坪涼亭後方處)以及之前介紹過的台灣山菊;第二次的訪花,雖然探訪的範圍較廣,但台灣馬蘭在停車入口處至二子坪這一條路上已近乎全數凋謝,要從二子坪再往面天山走的路上才能發現它們少數綻放的蹤跡。黃花鼠尾草則也幾乎全數凋謝,只剩幾朵未枯之花可供留下倩影。台灣山菊也謝得差不多了。所以來訪的時間點,對於可欣賞到什麼樣的野花佔了極其重要的關鍵,來得早不如來得巧,來得晚就不用期待什麼了。不過第二次的訪花,倒是見識到許多之前未瞧見的野花,像是傅氏唐松草、箭葉菫菜等等,令人相當開懷。

 

1687345746.jpg

天氣不好的時候,也有另外一種氛圍。第一次來這訪花時,就是這種天氣。據入口停車場的一位替代役管理員所述,二子坪是屬於山陰面的山谷,天氣經常不好,別處下雨時,這邊一定下雨,但別處沒有下雨時,這邊未必不會下雨。  

 

 

1687345740.jpg

一路上都是這種寬闊平坦的步道,沒什麼陡坡,很適合帶小朋友來散步。  

 

 

 

1687345748.jpg

雨中的台灣馬蘭。台灣馬蘭是原生種,屬於爵床科,主要是分佈在北部低海拔山區的森林中。  

 

 

 

1687345733.jpg

花冠先端五裂。它的花、莖、葉都被毛,這是一個很重要的特徵。  

 

 

 

1687345715.jpg

一路上看到的馬藍類野花都是台灣馬藍,好不容易終於在大屯自然公園發現馬藍的蹤跡,但花朵幾近全數凋謝,綻放的已經不多。馬藍也是台灣原生種,北部低海拔山區森林中也可見,它和台灣馬藍花形相似,單看花朵不容易辨別。二者最大的區別點就在於「毛」,馬藍除了幼枝及幼時下表面葉脈上會被毛之外,原則上全株較為光滑。 

 

 

 

1687345721.jpg

雖然之前有介紹過台灣山菊,但看到它耀眼的花形,忍不住還是把它給貼了上來。  


  

 

 

1687345747.jpg1687345739.jpg

左邊這一張照片,是我第一次訪花時所看到的台灣山菊,雖然當時下著雨,還是處處可看到盛開的花。右圖則是第二次訪花時看到台灣山菊所結的瘦果,如果一把抓起來再輕輕一吹,瘦果上的冠毛可是會帶著果實遠颺,尋找它的生命延續之處。

 

 

 

1687345745.jpg

 

1687345744.jpg

黃花鼠尾草的盛開期是九至十一月,第一次訪花時恰好看到它盛開花朵的模樣,實在「驚為天花」,只可惜外頭下著雨,非常不好拍照。

 

 

 

1687345736.jpg

第二次訪花時本想好好拍照一番,哪知花期已屆,只剩幾朵殘花,真是扼腕。不過我還是嘗試拍了幾張,看這一張除了還是要讚嘆它的花朵之美外,還可以見識到它也是個多毛的傢伙,全株都有毛。它的花一看就知道是標準的唇形花科的花,也是台灣原生種,只見於台灣北部低海拔山區。  

 

 

 

1687345737.jpg

如意草又稱之為「匍菫菜」,是菫菜科菫菜屬的多年生草本。會稱為匍菫菜,主要是因為它具匍匐的走莖。它的花是典型的菫菜科花形,花瓣五枚,下方一枚為唇瓣。它的唇瓣具有明顯的紫色條紋,花瓣顏色為白色至紫色。 

 

 

 

1687345717.jpg

如意草的葉非常好認,是可愛的心形葉,鈍鋸齒緣。  

 

 

 

1687345722.jpg

刺莓的花瓣五枚,其內有白色茸毛。發現刺莓是在從二子坪往面天山的路上,花多數已謝,正準備結果。薔薇科懸鉤子屬的刺莓,也是台灣原生種,在低海拔山區易見。它最大的二個特徵,除了有刺是必然的之外,其一是全株多毛(葉子摸起來有點紙質毛毛的),另外就是多為三出複葉,葉緣有雙重鋸齒。  

 

 

 

1687345735.jpg

菝契(或作「菝葜」),是屬於菝契科菝契屬的蔓性灌木,經常見於低海拔的林緣地。它的葉子很容易辨認,有明顯的主脈三至五條,且葉形圓至卵狀圓形。如作為觀葉植物,也是蠻有競爭力的。

 

 

 

 

1687345734.jpg

這一天見識到菝契正準備開花的模樣,繖形花序排列的花苞,花雖小,但如開起花來也蠻可觀的。  

 

 

 

1687345720.jpg

通泉草,是可愛的玄參科小花(通泉草屬),它的下唇瓣特別突出,其上有毛茸,如果有蝴蝶昆蟲訪花,腳踩著毛茸,就不怕跌倒了。這真是貼心的服務啊!  

 

 

 

1687345732.jpg

走到面天山腳要往上爬的地方,是一處濕氣比較重的地方,看起來通常會著生較陰濕環境的植物。果不其然就發現冷清草的蹤影,還正在大肆開花呢。花雖不突出,但奇特有餘。 

 

 

 

1687345723.jpg

另一種蕁麻科的陰濕小野草,它是花點草,與冷清草同科不同屬,它的小花較為突出,但也稱不上漂亮。 

 

 

 

1687345742.jpg

前一陣子介紹過的地錦。第一次訪花時它的葉子正紅,淋著雨水,葉片顯得更為清麗。不過第二次訪花時,它的葉已經幾乎掉光了。  

 

 

1687345743.jpg

 

1687345741.jpg

地錦是屬於攀緣的灌木,爬牆能力超強,所以又有爬牆虎之稱,它也是台灣原生的植物。它是如何爬牆的?靠的就是從節處長出的捲鬚先端所形成的圓形吸盤去吸附攀緣體,上面這張照片可以清楚看到這吸力超強的吸盤。  

 

 

 

1687345731.jpg

 

1687345730.jpg

登爬面天山途中,又發現幾朵台北肺形草,忍不住再次貼上它的倩影。  

 

 

 

1687345729.jpg

一直要到面天山頂左右(大約距離約200m),我才發現傅氏唐松草的蹤影。其實我最初受到它吸引的反而不是花,而是它可愛的葉子。原先還沒看到花時,我還誤以為這是鐵線蕨之類的植物呢。  

 

 

 

1687345728.jpg

傅氏唐松草是屬於毛茛科唐松草屬的多年生草本,也是台灣原生植物。主要分佈在中低海拔山區,如果沒來這爬山,我大概很難見識它小巧清秀的模樣。乍看之下,會以為它的花是和菊科的頭狀花一樣。但仔細一看,其實它沒有花瓣,看起來多數白色的部分是它的雄蕊,雄蕊下方則有四枚白色的花萼。  

 

 

 

1687345726.jpg

直到距離山頂不到50公尺時,我才發現箭葉菫菜的蹤跡。菫菜科菫菜屬的箭葉菫菜(Viola betonicifolia也是只有在中低海拔山區才能看得到,比起剛剛所介紹的如意草,它的花形大些,也較為豔麗。這裡所講的箭葉菫菜不同於另一種也被稱為箭葉菫菜的小菫菜(Viola inconspicua subsp. Nagasakiensis),小菫菜雖然也被稱為箭葉菫菜,但它主要分佈於平野,且它的葉形不像箭葉菫菜這麼像箭葉,還是稱它為小菫菜比較不會搞混。  

 

 

 

1687345727.jpg1687345724.jpg

箭葉菫菜的葉形就真的像箭葉一樣,葉基為截形(就是像截過的葉基一樣,呈一平直面)。  

 

 

 

1687345725.jpg

終於登上面天山頂,遠處是籠罩在雲端之上的觀音山。  

 

 

 

1687345718.jpg

帶著疲憊的餘力,我繼續往大屯自然公園訪花。初看到天蓬草,我還誤以為是繁縷,但仔細一看,花形雖然相近,但葉形明顯不同,原來是和繁縷同科同屬的天蓬草。  

 

 

1687345719.jpg

說起來石竹科繁縷屬的花朵都會讓人誤以為是十枚花瓣,其實只有五枚而已。繁縷、鵝兒腸也都是這樣的同屬成員。  

 

 

 

1687345716.jpg

風輪菜,板院中庭也看的到,特此一誌。 

 

 

 

1687345714.jpg

正準備踏上歸途時,在自然公園的入口處外側草地上,發現了黃花三七草的蹤跡。屬於台灣原生種的黃花三七草,一看就知道是屬於菊科的植物,長得相當高大,它的頭花只有管狀花,沒有舌狀花,花黃的相當豔麗。  

 

 

1687345751.jpg

雖然眼前的肉穗野牡丹不是這二次訪花時所發現的野花,而是我之前到夢幻湖所看到的,但也藉此特別貼上補遺。肉穗野牡丹是台灣原生種,見於中低海拔山區,最大的特徵是它的葉兩面都具有軟剛毛,邊緣還有睫毛,主脈則有三條。  

 

 

 

1687345749.jpg

1687345750.jpg

 

另一種要補遺的野花是在文化大學附近所瞧見的花開滿牆的洋落葵,也是那次夢幻湖之行看到的。它和落葵都是落葵科的成員,但不同屬,不過都同樣為歸化的外來種,這也是這一篇花文所介紹的唯一外來種野花。花序呈總狀排列,比起稀疏花開的落葵,洋落葵的花算是茂盛的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etterfla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